常温运输中加冰量对荔枝果实品质的影响
文章出处:未知 人气:发表时间:2021-08-10
前几年荔枝价格看好,引起荔枝大面积种植,不断开发国内外市场迫在眉睫。而荔枝货架期极短,常温条件下 36h 内会发生失水褐变[1,2,3]。加之荔枝呼吸旺盛,常温运输会散发出大量的呼吸热,使荔枝失水褐变加快,影响果 实的商品价值,现阶段,荔枝运输成为果农急需 解决的问题。目前采用泡沫箱加冰汽车运输取得 较好效果,但加冰过少达不到效果,过多增加运 输成本。本文通过不同的加冰量模拟荔枝运输, 对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、果实品质进行动态测定,旨在为果实运输作理论指导。
一、试验材料和方法
1.1材料
所用荔枝采于广州市市郊果园,品种为“淮枝”,运回后剪除枝叶,剔除小果、病虫果和枝叶擦伤果,清水洗净,用700mg/kg的特克多浸泡3min 杀菌消毒,在空调房中晾干,预冷到26C。
1.2试验设计
试验设对照(CK 不加冰),以冰占冰+ 果的总重量的20%、30%、40%、50% 为处理,另设急降温至5C(不加冰)处理。每处理果实分别以7.5kg(大包装)和1.5kg(小包装)包扎,置于厚2cm,40cm>30cm>22cm 规格的泡沫箱中,大包装冰瓶置于果箱四周,小包装冰瓶置于包装中间,均匀分布,用塑料透明胶密封泡沫箱。
1.3测定方法
温度变化测定用温度监测仪测定,每隔4h 记录一次;TSS采用手持折射仪测定;好果率以好果重占总果重的百分率计算;果实失重以单果 重损失相对百分率(%)表示;质膜透性的测定:用直径0.5cm 的打孔器取果皮15片,蒸馏水冲洗两次, 再加 40ml蒸馏水浸泡 3h, 用 DOS-11A直读式电导仪测定其电导值,然后煮沸5min后冷却至室温,再进行测定,以煮沸前后电导值之百分比表示;过氧化物酶(POD)活 性测定参照彭永宏法[4]。
二、结果与分析
2.1温度变化
不加冰和不加冰急降温5C处理的果实温度直接上升,72h后温度分别为33.5C和33.0C,均高于室温(室温为29!31C),以急降温5C升温最快( 见表1);加冰处理的果实温度先下表1 加冰后荔枝果实最低温度和72h后的温度(C)
降再上升,加冰越多温度降低越快,最低温度越低,处于相对低温的时间越长;小包装的最低温度和运输72h后的温度均比大包装低。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有三个:一是外界温度;二是果实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;三是冰瓶的放置方式。其中外界温度在果实温度达到室温以前影响较大,果箱内外温差较大,果实吸收大量外界热量,果实升温快,达到室温后,果实升温主要以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为主,升温放慢。
2.2对品质的影响
2.2.1对 TSS的影响 果实 TSS含量72h后均比处理前低(处理前为18.25),不加冰和速降温5C最低,分别为16.00和15.75;加冰量越多TSS含量越高;其中小包装 TSS含量比大包装略高(表2)。
表2 加冰处理72h后荔枝果实TSS含量
2.2.2对好果率和果实失重的影响72h后加冰30%以上的好果率均在95%以上,好果率与加冰量成正比,加冰越多好果率越高,小包装好果率比大包装略高,而不加冰和不加冰急降温5C处理的好果率均在20% 左右,已无商业价值。果实失重,随加冰量增加而降低,对照和急降温5C处理的果实失重率最高,达到12%以上(表3)。在进行动态调查的过程中,好果率随运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,但以急降温5C和对照降低最快,果实失重随运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,但以急降温和不加冰增加最快。

2.2对果皮质膜透性和POD活性的影响
相对电导率是反映质膜完整性的重要指标, 与果实褐变有重要关系。外界逆境会引起质膜变 性、透性增加,其中温度变化是引起质膜变化的 一个重要因素,低温可以阻止或延缓这种变化的发生[5],但温度变幅过大或温度过低也会加剧这种变化的发生。周宏伟用不同降温速率处理鸭 梨果实表明, 急降温处理会增加质膜透性[6]。本试验有类似的结果,最初急降温5C和加冰处理的果实在24h内比对照要高,加冰越多相对电导率越高,说明质膜透性越高。但24h 后,由于对照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,使质膜透性上 升最快,急降温处理由于温度直接上升而紧随其 后,而加冰处理由于升温速度较慢,随加冰量的 增加质膜透性增加缓慢。表3 加冰72h后对荔枝果实好果率及果实失重的影响
POD 是果蔬成熟和衰老的一个重要指标, 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。POD 在荔枝果实褐变中所起的作用仍有争议[4,7],但大多数学者认为POD 可以参与催化酚类物质、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的氧化而促进果实褐变变色。POD对环境很敏感,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,低温条件下活性下降,常温下活性迅速上
升[8]。本试验结果表明:加冰量越多温度下降越快,POD 活性下降越多,随着温度上升,加冰越多的处理升温越慢,POD 活性上升也慢, 当果实温度达到常温时POD上升最快。
三、讨论
在泡沫箱加冰常温运输荔枝果实过程中,荔枝果实经历两种环境条件的变化:一是温度的变化;二是气体成分的变化。这两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果实品质和生理活性的改变。
泡沫箱加冰处理其温度变化相当于一种变温处理,不同的加冰量和冰瓶的放置位置会引起温度变化幅度不同,加冰越多温度下降越快,但其升温越慢,能较长时间处于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且升温变幅小,能延缓果实品质下降和降低生理劣变程度,有利于贮藏和运输。小包装冰瓶置于果箱中间比大包装冰瓶置于果箱四周效果要好。
果实品质和生理活性劣变是不可抗拒的,温度的高低和变幅的大小影响果实品质和生理活性劣变的快慢。随着温度的降低,果实的TSS含量下降,好果率下降变缓,细胞膜透性和 POD 活性变化趋缓;加冰量越多,温度降得越低,处于低温的时间越长,温度变幅越小。当果实温度达到室温时,劣变发生迅速。对照在24h左右达到室温,急降温在24h内温度变幅大,这两个处理24h 后劣变迅速; 而加冰处理分别在 4 h,56h,72h,84h左右达到室温并开始劣变。
单从运输后果实好果率来看,加冰越多好果率越高,但从商业角度来考虑,加冰越多荔枝相 对运量越少,必然会增加运输成本,经济效益 低。综合本试验结果和经济效益,作者建议省际间的荔枝果实运输以加冰2 %!3 %、小包装、冰瓶均匀置于小包装中间为好。
注:文章转载至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
一、试验材料和方法
1.1材料
所用荔枝采于广州市市郊果园,品种为“淮枝”,运回后剪除枝叶,剔除小果、病虫果和枝叶擦伤果,清水洗净,用700mg/kg的特克多浸泡3min 杀菌消毒,在空调房中晾干,预冷到26C。
1.2试验设计
试验设对照(CK 不加冰),以冰占冰+ 果的总重量的20%、30%、40%、50% 为处理,另设急降温至5C(不加冰)处理。每处理果实分别以7.5kg(大包装)和1.5kg(小包装)包扎,置于厚2cm,40cm>30cm>22cm 规格的泡沫箱中,大包装冰瓶置于果箱四周,小包装冰瓶置于包装中间,均匀分布,用塑料透明胶密封泡沫箱。
1.3测定方法
温度变化测定用温度监测仪测定,每隔4h 记录一次;TSS采用手持折射仪测定;好果率以好果重占总果重的百分率计算;果实失重以单果 重损失相对百分率(%)表示;质膜透性的测定:用直径0.5cm 的打孔器取果皮15片,蒸馏水冲洗两次, 再加 40ml蒸馏水浸泡 3h, 用 DOS-11A直读式电导仪测定其电导值,然后煮沸5min后冷却至室温,再进行测定,以煮沸前后电导值之百分比表示;过氧化物酶(POD)活 性测定参照彭永宏法[4]。
二、结果与分析
2.1温度变化
不加冰和不加冰急降温5C处理的果实温度直接上升,72h后温度分别为33.5C和33.0C,均高于室温(室温为29!31C),以急降温5C升温最快( 见表1);加冰处理的果实温度先下表1 加冰后荔枝果实最低温度和72h后的温度(C)
处理 | 最低温度 | 72h后温度 | 最低温度 | 72h后温度 |
加冰20% | 12.0 | 30.0 | 13.0 | 31.0 |
加冰30% | 8.0 | 27.0 | 11.0 | 30.0 |
加冰40% | 5.0 | 23.0 | 9.0 | 29.0 |
加冰50% | 3.0 | 19.0 | 6.0 | 27.0 |
不加冰 | 26.0 | 33.0 | 26.0 | 33.0 |
不加冰速降温5℃ | 5.0 | 33.0 | 5.0 | 33.5 |
2.2对品质的影响
2.2.1对 TSS的影响 果实 TSS含量72h后均比处理前低(处理前为18.25),不加冰和速降温5C最低,分别为16.00和15.75;加冰量越多TSS含量越高;其中小包装 TSS含量比大包装略高(表2)。
表2 加冰处理72h后荔枝果实TSS含量
处理 | 大包装 | 小包装 |
加冰20% | 17.00 | 17.00 |
加冰30% | 17.25 | 17.50 |
加冰40% | 17.50 | 18.00 |
加冰50% | 17.75 | 18.25 |
不加冰 | 16.00 | 16.00 |
不加冰速降温5C | 15.75 | 16.00 |
2.2.2对好果率和果实失重的影响72h后加冰30%以上的好果率均在95%以上,好果率与加冰量成正比,加冰越多好果率越高,小包装好果率比大包装略高,而不加冰和不加冰急降温5C处理的好果率均在20% 左右,已无商业价值。果实失重,随加冰量增加而降低,对照和急降温5C处理的果实失重率最高,达到12%以上(表3)。在进行动态调查的过程中,好果率随运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,但以急降温5C和对照降低最快,果实失重随运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,但以急降温和不加冰增加最快。
2.2对果皮质膜透性和POD活性的影响
相对电导率是反映质膜完整性的重要指标, 与果实褐变有重要关系。外界逆境会引起质膜变 性、透性增加,其中温度变化是引起质膜变化的 一个重要因素,低温可以阻止或延缓这种变化的发生[5],但温度变幅过大或温度过低也会加剧这种变化的发生。周宏伟用不同降温速率处理鸭 梨果实表明, 急降温处理会增加质膜透性[6]。本试验有类似的结果,最初急降温5C和加冰处理的果实在24h内比对照要高,加冰越多相对电导率越高,说明质膜透性越高。但24h 后,由于对照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,使质膜透性上 升最快,急降温处理由于温度直接上升而紧随其 后,而加冰处理由于升温速度较慢,随加冰量的 增加质膜透性增加缓慢。表3 加冰72h后对荔枝果实好果率及果实失重的影响
处理 | 大包装 | 小包装 | 大包装 | 小包装 |
加冰20% | 70 | 85 | 12.0 | 9.0 |
加冰30% | 95 | 98 | 9.5 | 4.0 |
加冰40% | 98 | 100 | 3.0 | 1.0 |
加冰50% | 100 | 100 | 1.0 | 0.5 |
不加冰 | 21 | 20 | 14.5 | 12.0 |
不加冰速降温5℃ | 19 | 25 | 15.0 | 13.0 |
升[8]。本试验结果表明:加冰量越多温度下降越快,POD 活性下降越多,随着温度上升,加冰越多的处理升温越慢,POD 活性上升也慢, 当果实温度达到常温时POD上升最快。
三、讨论
在泡沫箱加冰常温运输荔枝果实过程中,荔枝果实经历两种环境条件的变化:一是温度的变化;二是气体成分的变化。这两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果实品质和生理活性的改变。
泡沫箱加冰处理其温度变化相当于一种变温处理,不同的加冰量和冰瓶的放置位置会引起温度变化幅度不同,加冰越多温度下降越快,但其升温越慢,能较长时间处于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且升温变幅小,能延缓果实品质下降和降低生理劣变程度,有利于贮藏和运输。小包装冰瓶置于果箱中间比大包装冰瓶置于果箱四周效果要好。
果实品质和生理活性劣变是不可抗拒的,温度的高低和变幅的大小影响果实品质和生理活性劣变的快慢。随着温度的降低,果实的TSS含量下降,好果率下降变缓,细胞膜透性和 POD 活性变化趋缓;加冰量越多,温度降得越低,处于低温的时间越长,温度变幅越小。当果实温度达到室温时,劣变发生迅速。对照在24h左右达到室温,急降温在24h内温度变幅大,这两个处理24h 后劣变迅速; 而加冰处理分别在 4 h,56h,72h,84h左右达到室温并开始劣变。
单从运输后果实好果率来看,加冰越多好果率越高,但从商业角度来考虑,加冰越多荔枝相 对运量越少,必然会增加运输成本,经济效益 低。综合本试验结果和经济效益,作者建议省际间的荔枝果实运输以加冰2 %!3 %、小包装、冰瓶均匀置于小包装中间为好。
注:文章转载至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
下一篇:新型流态冰蒸发制冷循环及制冰量性能分析 上一篇:压差预冷机压差冷库
同类文章排行
- 制冰科技创新将给2022冬奥会和全世界一次惊喜
- 大型直冷式冰砖机
- 风冷制冰机?水冷制冰机?怎么选?
- 制冷系统是制冰机技术核心
- 熟食真空冷却机特点与优点
- 制冰机为什么能快速出冰
- 大型冰机哪家好?
- 常温运输中加冰量对荔枝果实品质的影响
- 各店主注意了!商用制冰机选购指南
- 冷库库体保养维护
最新资讯文章
- 制冰机的工作原理
- 东莞瑞思环保空调为室内空气“保鲜”
- (2021)粤民终196号 民事判绝书
- 真空预冷机CE认证
- 车载式预冷机
- 东莞科美斯真空预冷机检测报告
- 科美斯公告声明
- 东莞科美斯真空快速冷却机检测报告
- 科美斯公司品牌商标郑重声明
- 食品机械制造发展趋势:自动化、智能化、高效
- 自动化、智能化趋势促进包装生产线需求提升
- 真空预冷机_真空冷却原理及配套真空泵应用
- 冷库为农民生活“保鲜”
- 全新起航!智能制造项目投产仪式!
- 全新起航!智能制造项目投产仪式!
- 物联网+农业 让温室大棚变得更加智慧(组图)
- 广州金从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-皮带式播种机
- 食品速冷机在烘焙行业的应用
- 真空预冷机介绍
- 压缩机带液启动与冷媒迁移的处理